加密:50年来唯一服务于散户的生态

访客 3天前 阅读数 375 #区块链
文章标签 前沿文章

最近加密生态中知名风投Dragonfly的合伙人Haseeb Qureshi接受了一次访谈。谈话中涉及了他对加密生态、加密投资等多个方面的见解和看法。

加密:50年来唯一服务于散户的生态

这篇谈话的很多观点都很有价值,其中文稿见文后的参考链接。

今天这篇文章,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比较精彩的一些观点。

“熊市就像一面照妖镜,能够清晰地展现谁是怀着真诚目的而来,谁在默默坚持。每轮牛市都会吸引一批 Web2 的成功创业者带着大量资金进入,但最终能留下来的往往是那些被认为‘另类’或‘疯狂’的人,他们才是真正建立起有价值项目的群体。”

对这一点,我不仅特别认同,而且还特别珍视。

我自己在看项目时,除了看一些踩着风口起来的新团队发起的项目之外,也会特别注意一些在过往的熊市几乎崩盘倒闭,但仍然咬着牙挺过来的团队。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成功的项目团队都不是一开始创业就成功的,都是经过多次失败但依旧不放弃,才在某个机缘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在任何一个生态,找到创业的人比较容易,但找到经过屡次失败,仍然不放弃,仍然在尽力尝试的团队才是最难的。

而这样的团队一旦成功构建出自己的产品,很有可能就会成为生态中的支柱。

“过去 50 年里,大多数技术创新都在强化国家权力。想想互联网、人工智能,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政府的控制能力。但加密货币本质上是颠覆性的。大多数人认为,技术最终都应该被政府‘驯服’。但加密货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不被驯服......如果我们看看斯诺登揭露的内容,就会发现互联网实际上强化了政府的监控能力。相比之下,加密货币可能是近 50 年来唯一一项真正服务于个人而非国家的重大技术创新”

这是加密技术和加密生态最让我着迷的地方,也是我认为它区别于其它信息技术的一个核心特点。

正是因为加密技术让个人有了不被驯服的机会和空间,我们才能够在这个自由的生态里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自由地寻找自己机会的地方。

我喜欢这种自由的状态。

我甚至认为加密生态中的赌场都比现实生活中的赌场要对散户相对更公平一些:

我不是说这个生态中没有骗局、没有诈骗,而是说在加密生态中,我们起码还有大量的链上监控工具实时监视“鲸鱼”和“内鬼”们的一举一动。至少我们还能看到骗子是怎么诈骗的。

而在现实的赌场中,我们连庄家底牌的影子都看不到。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加密生态在很多方面要比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对散户友好得多。

“加密货币行业吸引了形形色色的参与者,从追求短期收益的日交易者,到专业的对冲基金从业者,再到创新项目的创业者和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人。这个行业常常表现出零和博弈的特征,就像一场‘玩家对战玩家’(PVP)的游戏。长期参与者可能会面临心态上的挑战,容易产生愤世嫉俗情绪,陷入虚无主义思维,在周期性的虚假繁荣中徘徊,承受着快速变现的心理压力”

这段话写得特别好,好在它非常深刻地写出了长期参与者在一轮又一轮牛熊周期中会被反复煎熬和捶打的经历。

这个现象在这一轮行情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没有哪个赛道像迷因币这样从22年熊市跌到底谷之后一直火热到现在的。

没有哪个资产品类像迷因币那样从22年熊市开始到现在几乎遍布每个新涌现的赛道、生态和叙事:

从最初的以太坊生态扩散到后来的二层扩展和Solana,从经典的以太坊迷因币扩散到铭文迷因币和AI代理迷因币,从最初的币圈叙事到后来的宠物叙事和政治生态。

对此,很多参与者厌倦了、疲惫了,开始对生态悲观、开始对前景看淡。

但就像第一条引言中写的那样,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即便是在最喧嚣、最浮躁的时候,仍然还有一大批建设者在默默地努力和奋斗。

这群人才是这个生态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构建的产品和应用才是加密生态的基石和支柱。

也正因为这个生态中一直有不少这样的人还在坚持,所以我对它的未来一点都不悲观,哪怕在熊市最低谷的时候都相信它未来的光明。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AY418xqvPaU1eFocdwZkuw

最近加密生态中知名风投Dragonfly的合伙人Haseeb Qureshi接受了一次访谈。谈话中涉及了他对加密生态、加密投资等多个方面的见解和看法。

加密:50年来唯一服务于散户的生态

这篇谈话的很多观点都很有价值,其中文稿见文后的参考链接。

今天这篇文章,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比较精彩的一些观点。

“熊市就像一面照妖镜,能够清晰地展现谁是怀着真诚目的而来,谁在默默坚持。每轮牛市都会吸引一批 Web2 的成功创业者带着大量资金进入,但最终能留下来的往往是那些被认为‘另类’或‘疯狂’的人,他们才是真正建立起有价值项目的群体。”

对这一点,我不仅特别认同,而且还特别珍视。

我自己在看项目时,除了看一些踩着风口起来的新团队发起的项目之外,也会特别注意一些在过往的熊市几乎崩盘倒闭,但仍然咬着牙挺过来的团队。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成功的项目团队都不是一开始创业就成功的,都是经过多次失败但依旧不放弃,才在某个机缘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在任何一个生态,找到创业的人比较容易,但找到经过屡次失败,仍然不放弃,仍然在尽力尝试的团队才是最难的。

而这样的团队一旦成功构建出自己的产品,很有可能就会成为生态中的支柱。

“过去 50 年里,大多数技术创新都在强化国家权力。想想互联网、人工智能,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政府的控制能力。但加密货币本质上是颠覆性的。大多数人认为,技术最终都应该被政府‘驯服’。但加密货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不被驯服......如果我们看看斯诺登揭露的内容,就会发现互联网实际上强化了政府的监控能力。相比之下,加密货币可能是近 50 年来唯一一项真正服务于个人而非国家的重大技术创新”

这是加密技术和加密生态最让我着迷的地方,也是我认为它区别于其它信息技术的一个核心特点。

正是因为加密技术让个人有了不被驯服的机会和空间,我们才能够在这个自由的生态里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自由地寻找自己机会的地方。

我喜欢这种自由的状态。

我甚至认为加密生态中的赌场都比现实生活中的赌场要对散户相对更公平一些:

我不是说这个生态中没有骗局、没有诈骗,而是说在加密生态中,我们起码还有大量的链上监控工具实时监视“鲸鱼”和“内鬼”们的一举一动。至少我们还能看到骗子是怎么诈骗的。

而在现实的赌场中,我们连庄家底牌的影子都看不到。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加密生态在很多方面要比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对散户友好得多。

“加密货币行业吸引了形形色色的参与者,从追求短期收益的日交易者,到专业的对冲基金从业者,再到创新项目的创业者和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人。这个行业常常表现出零和博弈的特征,就像一场‘玩家对战玩家’(PVP)的游戏。长期参与者可能会面临心态上的挑战,容易产生愤世嫉俗情绪,陷入虚无主义思维,在周期性的虚假繁荣中徘徊,承受着快速变现的心理压力”

这段话写得特别好,好在它非常深刻地写出了长期参与者在一轮又一轮牛熊周期中会被反复煎熬和捶打的经历。

这个现象在这一轮行情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没有哪个赛道像迷因币这样从22年熊市跌到底谷之后一直火热到现在的。

没有哪个资产品类像迷因币那样从22年熊市开始到现在几乎遍布每个新涌现的赛道、生态和叙事:

从最初的以太坊生态扩散到后来的二层扩展和Solana,从经典的以太坊迷因币扩散到铭文迷因币和AI代理迷因币,从最初的币圈叙事到后来的宠物叙事和政治生态。

对此,很多参与者厌倦了、疲惫了,开始对生态悲观、开始对前景看淡。

但就像第一条引言中写的那样,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即便是在最喧嚣、最浮躁的时候,仍然还有一大批建设者在默默地努力和奋斗。

这群人才是这个生态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构建的产品和应用才是加密生态的基石和支柱。

也正因为这个生态中一直有不少这样的人还在坚持,所以我对它的未来一点都不悲观,哪怕在熊市最低谷的时候都相信它未来的光明。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AY418xqvPaU1eFocdwZkuw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喜来顺财经立场。
未经喜来顺财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